出国留学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您别骗我。。

  • A+
所属分类:外教英语培训

“高考英语没有口语水平考试,当然学生不会重视口语啦;学生只会做绕来绕去的单项选择题,即使学了大量的语法,却仍然写不出120字优美的文章-----这是英语教学政策的错误。”

对于那些抨击国内英语教育不行的人,这些言论是他们拿出来叫嚣的最有力的拳论据,犹如拳击手套手套,一拳拳的捶在英语教育这块已经结了老茧的伤疤上---老茧裂开,流出脓水。

在很多人眼里,国内的英语教育,就是一个字-----水。

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当年也是其中愤青的一员。

问为什么在国外就能学好英语了呢?回答无非就是这么一句话,国外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英语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那么问题来了,去国外就能真正浸泡在英语中了?浸泡过后英语水平就能提高了?

未必吧。

这段时间也算是在外面见识了一圈,从香港到美帝,虽然待的时间不长,也算是看得明白。遗憾的发现,那些在境外国外待过几
出国留学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您别骗我。。插图
年的人,尤其是留学生们,好多英语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国外留学生,没有强烈的语言浸泡需求。

不管是在香港还是美国,大多数留学生们都喜欢自己抱团玩,语言和想法都差不多,交流起来不费劲,有归属感。所以在课堂上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是,白皮肤的和白皮肤的坐一块,黄皮肤的和黄皮肤的结个伴。甚至大陆人和香港本地人,都算黄皮肤了吧,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各玩各的。在家里打个火锅开个小型party朋友圈一晒,一张张笑脸,很少看到眼珠子颜色有不一样的。当然,并不是绝对,也有一些人在各个肤色和国际之间切换自如的social animal,但整体上看,这类人算少数;当然也不是因为族歧视和地域偏见那么严重,而很多情况下是懒,很多人本能觉得和自己成长环境相似,价值观和接近的人一起交流更舒服。需要的时候,虽然不同肤色间大家还是能好好玩耍的,但大多数也只限于“点头之交”的程度。

十几年前大陆人在国外留学的少,如果不想被孤立孤独
出国留学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您别骗我。。插图(1)
的话,还是希望能够融入资本主义的社交圈;现在,呵呵,世道变了。纽约法拉盛都已经变成中国人的天下了好么?香港人民不止一次的游行,说大陆人占领了香港,抢占了他们的生活空间和资源。

社交圈本来就是单独的个体为了相互交流而产生,但是当这个网络一旦稳定后,其流动性就会减弱,因为在各自圈子里大家都很舒服。所以,在国外有自己的朋友圈,说着大家都能听懂的不费劲的中文,我有什么冲动去说英文呢?No motivation; No change.

来香港两年不会讲粤语,留英留美三年做不出一场超过半小时的英文学术报告,回复英文邮件半小时斟酌不出一篇得体的文字:也其实没什么意外。

前几年看“赢在中国”的创业比赛上,有个参赛选手顶着个加拿大什么硕士的头衔,主持人王利芬问他,既然你是海归,介不介意用英语来回来我的问题。

空气尴尬了几秒,那选手怯生生的说了句----对不起,我不能。

(BTW,我对于王利芬的欣赏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虽然她之后离开央视自己创业办了优米网,目前
出国留学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您别骗我。。插图(2)
还没看出太乐观的前景)

另外,留学和英语口语的提高,其实,嗨,没什么必然联系。

留学对英语的学术要求,最明显的是体现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上,因为有很多文献要看和作业要写。读和写的能力确实会提升,听教授的课,英文听力也会有提高,只要你读的不是用中文授课的当代中国研究或者EMBA中文班之类的。(当然,有些教授的英文水平,哎,怎么说呢,此处省略)。但是说到大幅提高口语能力,这和你上课有限的回答几个问题,或者做几个presentation,真没什么太大关系。你又不是哈弗肯尼迪政治学院的,天天练演讲和口才。进一步说,教授一节课英文狂侃三个小时,口干舌燥,我们在下面听三个小时,相对而言,谁的英语水平会提高更多呢?对吧。

别傻了,别以为出个国就满口ABC了,留个港就粤语满天飞了。留学,只是途径,从来不是成果。

怎么破?其实,这就说到提高语言能力的本质了,个人认为,语言提升关键,还是在于运用,而不是单纯学习,所谓learning by doing 。

而运用语言最好的平台,是工作,尤其是你的工作语言是英文的时候。

对于提高语言能力来说,工作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解决motivation的问题。工作环境由不得你来挑自己喜欢的圈子,尤其老板同事客户都需要用英文沟通的时候,为了加薪,升职,给客户和同事留下好印象,欲望和恐惧作伴,做个presentation必然要在镜子前反复练习;开个电话会议,自己说的英语老被同事问,“Sorry, I didn't follow. Would you please say it again?”还不要继续混了;每天打开邮箱,有几十条email要接受和回复,而且每条email都得想着怎么措辞才得体,慢慢的,写email的速度一开始是半小时,到后来可能半分钟。

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和这个环境产生化学反应,进行融合,当成为这个环境的一部分了,才是你语言能力真正走向裂变的时候。

又回到那个观点,语言属于能力的一种,而真正的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在运用中反复琢磨消化,内化的过程中体悟出来的。

当冯唐在芝加哥大学用纯正的北京口音做了半小时的英文演讲的时候,我相信他的英文水平,应该不是在美国读MBA的时候学来的,而是在麦肯锡的六年蜕变的。

李宗盛在《写给自己的歌》里唱到“可惜恋爱不像写歌,再认真也成不了风格”。

语言不像把妹,光泡,是泡不出一个美好未来的。

此表单为大家提问专用。提问戳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