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人的神经细胞终其一生都是不停更迭的。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优势,青少年有青少年的优势,成年人自然也有自己的优势。学习是建立在自己基础之上,发挥优势,弥补劣势。而不是一直焦虑。儿童学习外语,3岁之前,公认的优势是语音辨别和模仿,除此之外并没有绝对优于其他年龄段的优势。
发
音问题
发音带口音,是国际性现象。受到文化环境,生理成长的约束。语言的本质是交流,而不是研究。研究就交给专业的人就好。只要没有生理构造缺陷,掌握正确的方法,口音问题是可以改善的。声音的发出,受到口型,舌位,发音部位的影响,只要把这些调
整到和母语人士一样,就可以发出无比近似的地道外语。
就像我们学习普通话,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是播音腔,即使是老师,也没有要求全是一级甲等。过于担心口音问题,会减少锻炼机会,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可以看印度,澳大利亚,哪怕美国本土,各地区都有不同的发音,音调区别。列宁一生都发不出完美的颤音,一点不影响他的伟大。
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练习,而不是一定达到最佳,最好,播音主持。不要忘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进度问题
每个人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偏好不一样,不存在绝对的统一进度。不要因为慢而放弃。更不要盲目复制别人的方法和策略,要参考规律性的研究和知道,结合自身水平,条件,选择最合适的节奏。语言学习不争一时,而是长期的马拉松。保持自己有节奏很重要,不怕慢,不怕中止,怕的是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人喜欢跟随老师,有人喜欢自学,有人愿意听广播,有人
喜欢读报纸。这些方式都可以训练外语水平,很少有单一的方式,多数都是组合。外语不高深,难点在坚持。再好的方法也不能送人到目的地,这个过程,走路,乘舟,坐飞机都可以达到,不必过于纠结慢。只要日日有学习,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方法问题
很多方法理论,只是假说,各流派之间存在不同的意
见。外语有人注重可理解输入,有人注重可理解输出,还有人倡导互动学习。这些都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例外。综合下来,外语无非听说读写,这些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这四项能力上。
儿童和成年人学习方式不同,母语和非母语也不同,不要盲目吹捧自然拼读,分级阅读,完全抛弃国际音标。他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条件具备,可以发挥威力,最佳效果,不具备只会事倍功半。
公认的,普遍认可的规律,更有学习参考价值,不要找屠龙秘籍,会耽误时间,把精力都花费在寻找最佳老师,最佳方法,最佳教材上,唯独忘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探索中修正,而不是制定完美的计划,削足适屐。
单词,语感,修辞,行文不是绝对分割的,综合性的阅读,写作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在阅读中随机重复,在阅读中体会言外之意。
水到100度才会沸腾,没有效果很大原因是,频率,时间不够,让子弹飞一会!
目标问题
很多放弃,失望不是做得不好,而是要求太高,一直不满足,没有正面回馈。合理切分目标,找到突破点,一直盯着终点,会让人过早放弃。可以采用日本跑马拉松选手的策略,分成一段一段。
不要贪多,每天背100个单词,母语人士也做不到。重要的是持续,有进步感,有好的正面回馈。
看得到进步,能体会到乐趣,自然会更擅长更努力,和自己比更有意义。长期痛苦的事,没人可以一直持续,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进步感,是持续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