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初中的英语并不难啊,吴老师翻了一下小勇的书本。今天是小勇父亲请吴老师到家里喝茶。小勇知道吴老师经常帮助青少年调整心理,试探着找吴老师倾诉,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帮助。
“嗯,我看了你的书,好像学了复杂的语法,每节课的单词词汇量也增加了。”
“是的呢!吴老师,听老爸说您帮助很多学生调整心理的,有没有遇到学英语不好的,能不能也帮帮我呢?”
“有的,不过每一个的学习情况不一样!你觉得自己学英语的困难在哪里?”
“我觉得就是很难理解英语的句子,看到英语的时候,我经常要翻译成中文,然后才能理解。”
“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比如,who are you?我就要翻译成你是谁。 What are you doing.我要翻译成 你真正做什么。”
“这样啊,是不是阅读的时候比其他同学慢了一些呢?”
“是的是的,不仅慢,还容易犯错误。我必须逐字逐句地阅读,才能读懂。”
“我知道了,咱们有办法了。”
为什么学外语这么难
为什么小勇学习英语需要翻译成为中文呢?
具身认知真的存在吗?
因为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时候,需要有具身认知的过程。
具身认知理论在应用到语言学习方面,提出人们对语言
的加工工程,不是简单的符号对应过程,不是看到apple ,就对应苹果的简单对应关系,而是需要有感觉、情绪、运动神经系统以及环境系统联系起来,是身体状态一连串的信息加工、存储过程。
比如吃药,简单翻译为eat medicine ,对不对呢?吃=eat ,药=medicine,好像没毛病,但是,吃药的正确翻译是 take medicine 。
虽然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看不到脑子里面脑电图的神经放电现象,但是确实存在一些具身的动作电位。
是否有证据能证明学外语需要启动到具身认知呢?
在行为研究方面,心理学家采用图-词匹配范式,也就是图和词语对应关系。比如给一个苹果的图,然后呈现apple,这属于图词匹配,给一个苹果的图,然后呈现一个orange ,这属于图词不匹配。
Bergen 等(2010)等考查了 母语为英语的人,在看图-词匹配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更快。发现图-词匹配(跑步的图-run)比图-词不匹配(跑步的图-swim)快。研究人员认为是人们在动词理解中都激活了相应的感觉运动系统。
另一个研究把动作和情绪结合起来,Dudschig 等(2014)让人们学会朝上是积极词汇,朝下动作是消极情绪,然后测试人们对词汇的反应速度,结果发现,当词汇空间或情绪效价和被试的反应方向匹配时(例如, 看到星星或幸福词汇按上方反应键),按向上反应键,人们的反应都较快, 表现出鲜明的具身效应。
那么学习语言需要具身认知,在单词方面需要具身认知,在理解句子方面需要具身认知吗?也是需要具身认知参与的。当人们在阅读到相应动作的时候,躯体模拟会自动化、无意识的参与到情绪词汇的认知中。
Foroni 给人们看这样的句子 “I am smiling”。用设备记录面部的电位信息。发现面部的肌肉有肌电位反应。
说明人们看到词语会激活相应的躯体肌肉信息。当阅读描述积极情绪且与肌肉活动相关的句子时, 面部颧骨肌肉有显著激活, 但在描述消极情绪材料的条件下, 没有发现类似效应。
为什么人们阅读消极情绪的材料(比如悲伤、愤怒),面部肌肉没有反应呢?也许是人们天生具有回避负面情绪的能力,不愿意启动负面情绪,否则需要用其他心理动力去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也许有人问,在脑电图方面,看到动作词汇,是不是也会有反应呢?
来自脑电图的证据
学者们认为,我们日常经常使用的动词词汇如果和身体经常发生交互的词汇,比如吃-对应的是嘴部动作,抓-对应的是手指手掌动作,踢-对应的是脚动作,我们比较容易加工这些词汇,加工这些词汇有一个专用词,学界称之为身体客 体 交 互 效 应 (Body-Object Interaction Effect, BOI)[WP1] , 这是因为在交互作用中客体与躯体感觉系统及其相应脑区建立起联结, 当表示这些客体的词汇出现时, 相应躯体感觉系统及其脑区易于激活。
呈现运动语境(比如我在足球场踢球,我用手抓起一把沙等)有助于对动作词汇的加工。这个研究提示,我们在学习动词的时候,不能够直接记忆动词,而需要在语境里面理解使用动词。
比如学习踢-kick,不能死记硬背踢=kick,kick=踢,而是应该设置一个语境,比如I was kicking rocks
at the river.我正在河边踢石头。
又比如grab 抓,
I grabbed a handful of sand.
我抓起一把沙子。(注意这里使用了过去式)
大家在看到上面两个句子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画面感了,是不是启动了动作神经系统?
我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kick 、grab
学英语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学习外语是不是需要母语的帮忙呢?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学习外语需要母语的中介,比如学习apple,我们需要先学会苹果,再学会apple。
学习kick ,必须先学会“踢”,再学会kick。
有没有证据证明母语和外语的关联性呢?
研究者认为学外语必须经过母语的翻译转化,并且转化后效果会降低。研究发现,
对于相同的情绪词汇比如(laugh,笑),当人们看到母语的情绪词汇(笑),和看到外语词汇(laugh)情绪反应不一样。外语词汇诱发的肌电图和皮肤电位都比母语的少。
此外,还发现,外语情绪词(laugh)诱发的神经电信号滞后于母语词(笑),且持续时间较短。说明有可能人们在看到外语词的时候,需要先转化为母语词,然后再识别。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很难学会外语的原因。
那么,这是不是符合学习语言的方式呢?我们学自小学会中文,也没有任何的中介物体啊?
难道学外语一定要用母语中介帮助吗?
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外语掌握不熟练,才导致需要用母语来中介。比如看到kick,需要先想一想这个单词什么意思,然后才反应过来。语言熟练度和具身效应存在正相关。对于外语越熟练,越能够具身体验。比如当我们熟练掌握了
I was kicking rocks。
当看到kick,就不需要转化为“踢”。
庄子说,得鱼忘筌,我已经抓到了鱼,可以暂时忘记抓鱼的笼子。得到了想要的对象,手段便不重要了,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系辞传"》曾引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不要管外语对应的中文什么意思,只要记住外语对应的动作是什么。
所以,在学习外语的动词时候,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和汉语的一一对应,而是应该在真实的语境当中,启动具身认知来理解英语。
什么是具身认知[WP2]
具身认知认为感知觉经验、身体与外部环境构成人的认知系统,三者不可分,对认知过程造成直接影响。“把身体和环境的内容包含进认知加工中,扩展了对传统概念认知的理解。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 是心智具身性(embodiment of mind) 讨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关于具身认知的实验,可以操作脸部肌肉来影响心理情绪。比如做出微笑动作,可以让自己更开心。
微笑的表情真的可以让人开心吗?让一部分人保持微笑动作看动画片,另一部分人不需要微笑看动画片,哪些人会认为动画片更可笑呢?
Fritz 等人的实验中 ,在观看卡通片的过程中 ,嘴巴中要么用牙齿咬住一支笔 ,目的是促进微笑肌肉的活动 ; 要么用嘴唇含住一支笔 ,以便抑制微笑的肌肉活动 。 研究结果表明 ,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被试比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卡通片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