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 如何上好公开课 这些隐藏的技巧名师名校都爱用

  • A+
所属分类:英语学习资讯

上好公开课是新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老师教学能力快速成长的高速公路。教师队伍中的很多老师,往往虽然备课很充分,甚至把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公开课照搬到自己的课堂,结果却还是差强人意、收效甚微。

除了有扎实的学识和精心的准备,细节决定了一节公开课的成败。好的学校和老师会有很多坚持的原则和技巧,不妨拿来试一试。

学校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

老师为学生上课,不为教案走课

特级教师薛法根先生关于如何上好公开课曾说 “要为孩子上课”。很多老师上公开课总把教案牢记心中,唯恐下面的台词忘记,也唯恐不能把精妙的教学设计呈现出来,往往关注了教学台词,忘却了学生。

不少老师眼睛明明看着学生发言,其实心里还在惦
英语教学 如何上好公开课 这些隐藏的技巧名师名校都爱用插图
念着下边要讲什么内容,至于学生回答了什么,回答到哪一步,对学生的话语如何评价,都是在表面的平静下,慌乱地抓住不着边际的言语予以应对。应对巧了,可能顺畅往下推进,偶尔也能出现一点 “亮色”。而更多时候,教学效果与教学预设相距甚远。

是不是把 “为学生上课” 这句话记下就能上好公开课?并不是。学校要提醒老师在平时教学时多加历练。就像金庸小说中的段誉最爱练的武功是 “凌波微步”,既不必练气、也不必举重,只要一直练习走路就好了。如果每堂课不是为考试上课,而是想着为学生上课,不想达到理想教学的效果都很难。

帮助老师做好3项课前准备

善用奇兵:切忌班级临时组合

用什么学生上课很重要。学生一定要用原班,最好用整个班级。万一因场地限制,无法让全班学生上台,不要只选成绩好的孩子。有些成绩好的孩子,考虑问题会深思熟虑,发言往往不容易出彩。建议找一些调皮的孩子,因为调皮的孩子在公开场合喜欢出风头,这些孩子,往往可以成为公开课上的 “奇兵”。这样,公开课就容易出彩。

有时,学校有怕一个班级不能出彩的顾虑,选出不同班级成绩优秀的孩子,临时组成一个班。这是最要命的,因为公开课的舞台是陌生的、老师和学生是陌生的,如果同学之间也是陌生的,那就危险了。要知道,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是不太愿意开口的。所以,学校在帮助老师准备公开课时,千万不要两三个班级临时组合。这是大忌。

预则立:提前沟通好预习任务

凡事预则立。如果公开课老师有预习任务要布置,最好直接和带班的老师对接,把预习要求以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诚恳而细致地委托给带班老师。否则,万一中间人忘记了或者执行不到位,是很糟糕的。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千万别让带班老师过度指导。若学生将文本研究得太透了,上课就没劲了。如果公开课的课堂实录博客上有了,不要引导孩子们去关注。

粮草先行:切忌课件喧宾夺主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课件在的公开课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使得课堂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火器时代。

然而任何一项新的技
英语教学 如何上好公开课 这些隐藏的技巧名师名校都爱用插图(1)
术,它既可能是对人的解放,同时也可能是成为对人的束缚。老师要防止课堂被线性的 PPT 课件所束缚,课件制作要结合听课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过于精致美妙的课件可能会夺走学生的注意力,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较小。

老师可以不用精美但特别费时的 FLASH,而只采用最简单的 PPT,去除课件中一些非必要的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免成为成为课堂进程的枷锁,让课件更多成为高效率、高质量的资料呈现手段,配合课堂走向师生间的深层对话。

值得提醒的是,课件一定要提前安装。安装好之后,拔掉投影连接线(免得提前让学生和孩子们看到没有了新鲜感),在电脑上运行一遍。免得因为 PPT 版本不同或音频、视频播放器不同,而中途出现课件故障。

课上预热的两个技巧

好的课前谈话先声夺人

课前预热得好,往往会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果没有提前接触学生的时间(或者不允许提前接触),那么 2-3 分钟的谈话,是很必要且很重要的。好的课前谈话,教师通过三言两语,学生就会马上放松下来。这是最理想的。课前谈话,总结起来,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 5 分钟内,否则谈话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孩子们兴奋过头或者师生听觉疲劳。

第二,话题要精。大部分老师课前谈话,喜欢在自我介绍之后,让学生自我介绍。而孩子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自我介绍,容易雷同且不容易出彩的。往往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搞僵了。因此,谈话的话题,要精心设计。最好和今天所上的课有一些关系,既是课堂预热,又为课埋下伏笔。比如上《看图片写故事》这节课时,课前可以和孩子们聊自己喜欢什么动物。2 分钟后,出示拍摄于加拿大的北极熊母子温馨生活的画面,让孩子们说说,喜欢哪幅画。这个谈话,就和后面的课堂紧密勾连——课上用来写故事的图片,是温哥华街头人们爱护过马路的鸭子的情景。这样的谈话,就有了高度的相关。

第三,气氛要活。课前谈话,最好让孩子们适当地笑一笑,若是低年级,可以让孩子们肢体动起来。笑和动,是放松的最好手段。

巧用课前故事调动氛围

许多老师在上公开课前,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的心情,往往会先讲一个笑话或者故事。然而由于笑话与故事与课文本身缺乏有机的联系,使得这一招也就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而未能使课堂因此丰厚起来。其实课前故事若选择精当,处理巧妙,它能够成为课文学习的有效的 “前奏”,而不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与修饰。

6个法宝为公开课“加分”

“左顾右盼” 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

尽管台下有很多教师在听课,随着教学的推进有的学生注意力难免下降,往往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或思维。

如果教师只炯炯有神地关注那位起来发言的孩子,或者低头朝下侧耳专心地倾听那位学生的发言,而目光没有和其他学生交流,再请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可能效果差强人意。

上课时,教师要左顾右盼,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如此才能确保每个学生注意倾听,参与对话、发言。

无关话语构建灵动课堂

有人说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要从 “上课没有废话” 做起。课堂教学中,废话不可能没有,只是多少而已。没有一句废话的课堂,别指望课堂生动起来,这样的课堂也远离了教学生活的情趣。有时 “废话” 是师生拉近心理距离的需要;有时 “废话” 是教学衔接的需要;有时 “废话” 是教学铺垫的需要。诚然,语言精练,要言不烦,高效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但主题音乐也需要辅助伴奏。

在纠缠处,迅速抽身

面对人数较多,且发言踊跃的班级,教师似乎沉浸在彼此欢快的美妙对话之中,忘记了周围的存在。切记,教师不能恋战,该抽身时就抽身,否则拖堂那是一定的。因为教学时间是个常数,教师要有教学节奏的意识。

“请你回答”,所指要清楚

“你们思考思考,请大家回答一下,同学们来读一读,做一做……” 这是某些教师的常用语。有的学生因教师言语指代不清,所指不明,而不能投入到思考探索之中,潜意识里认为:反正有人会起来回答的,与我好像没有多大关系。

当我们需要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时,不妨多说 “你”,“每一位同学”,少说 “你们” “大家” “同学们”。后者,会把学习任务分担给众人,而不是 “我”,不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投入度。不仅教学指代要清楚,交代事项也要明确。模棱两可的模糊问题常会令学生的思维旁逸斜出。特别时小学生年龄小,动作慢。教师交代儿童学习事项时,不妨把话语说得慢一点,具体一点,少说长句子,多说短小的句子。

仔细琢磨琢磨,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还是有点学问的。有时讲到兴奋之处,声音会始终处在一个高亢的状态,一味的声音高亢,并不是好事,它会产生审美疲劳感。一堂课下来,讲课本人的嗓子受到损伤事小,学生的听力受到损伤那问题就严重了。抑扬顿挫,和风细雨,娓娓道来,会起到同样的授课效果。

给点掌声,不是教师的赏赐

当学生回答令老师满意时,有的教师会顺口一句:“给他点掌声!”

“把掌声送给他。” 回答问题的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教师的赏赐。教师满意了,其他学生满意他的回答吗?赞美既要考虑被表扬学生的感受,也要考虑赞美者的心态,不能只站在教者的立场上去赞美。

不能说凡是符合老师口味的就表扬,不符合我老师口味的睬都不睬。在表扬学生的形式上要多样化,既可以是师生言语的,也可以是师生体态表情的,还可以是动作的。例如,赞同学生的观点,老师可以点点头、竖一个大拇指。赞美也要征求大部分同学的看法。不妨问问学生,大家可否用掌声赞美他呢?

少说书面语,多说大白话

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设计中的书面语转化为日常口语的能力。长期照本宣科的教师,会逐渐淹没了自己的言语智慧和即兴表达的天赋与能力。

比如,请学生概括段意、文意,老师经常说:“谁来
英语教学 如何上好公开课 这些隐藏的技巧名师名校都爱用插图(2)
概括这段话(这篇课文)的意思?”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概括” 一词似乎文绉了一些。不妨把 “概括” 说成 “谁能把这篇长文说短些呢?谁能把这一自然段说短些呢?” 特别是对小学教师来说,在表达语体风格上,老师应由 “以教案为本” 向 “以语为本” 转化,善于运用鲜活的儿童口语,重视课堂言语交际的功能。教学语言要有情趣化,适切儿童的言语,适切儿童的情感。

假如在教师的知识结构里,压根就没有这种言语转化的意识,就别指望课堂生动起来。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出来,让学生易懂、好做,是上出一节精彩公开课的重要法宝。

课后别忘一个“杀手锏”

其实一节好课,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平时将每次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反思写下来,它会成为老师教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下次再准备公开课时,老师可以经常把以前写过的教学反思浏览一遍,力求避免曾经在课堂上出现过的不足和失误再次出现,这对授课会有不少的帮助。

来源 | 网络 转自 | 教研报, 明师俱乐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进行联系。

《二语写作》正在征稿,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外语教师及研究者扫码入群赐稿!(详情见最后一条推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