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少年派》太真实!好的亲子沟通都离不开这一点

  • A+
所属分类:外教英语培训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是有套路的。什么样的套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呢?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近日看了电视剧《少年派》,被剧中张嘉译饰演的林妙妙爸爸的智慧所折服。

  

  一天放学之后,林妙妙脚刚刚进入家门,就给爸爸妈妈说起了学校里的八卦。

  

  爸爸听完之后语重心长的和妙妙沟通了起来:“你要有自己的立场,不能随大流。”

  

  妙妙双手抱怀,撅着嘴看着爸爸。

  

  林爸爸继续说:你生病的时候,邓小琪去照顾你;你受了委屈,邓小琪帮你解围。这些你没有忘记吧。别人议论这事,咱可不能随大流。

  

  林爸爸提醒妙妙,要记得别人的好,做人要心存感恩。

  

  妙妙听了后大为所动,最后主动邀请邓小琪一起参加学校的创意比赛。一对好友就这样和好了。

  

  被林爸爸充满了智慧的行动给折服了。既能尊重孩子,又能循循善诱。聊天的过程里一来一去就让孩子接受了自己的观点。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话,有时候一开口就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立刻扭头就走。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简简单单告诉孩子,你需要做什么,必做什么,忽略了主动思考的过程,被动的灌输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就如同向水中压充满气的气球,力量使得越大,反弹高度越高。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是有套路的。

  

  

  

  看见孩子,是沟通的前提

  

  孩子最需要的是被看到。

  

  父母不带评判地看到孩子的行为,理解他的感受,并且向孩子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便建立心灵上的连接。

  

  记得有一次,我在夏令营里当营长,晚上查房的时候,发现有个孩子想妈妈了,哭起来没完没了。

  

  老师们已经手足无措了。我来到孩子的身边,蹲下来,抱着他说:孩子,我看到你很想妈妈了,但却见不到妈妈,这让你很伤心。

  

  说完抱着他任由他在我怀了大哭。没过一会儿,哭声小了。我看着他微笑的说:现在好受点了吗?老师带你去睡觉吧!

  

  孩子点点头,跟着我去了寝室。

  

  当孩子感觉到被看到,被理解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安全,慢慢卸下防御,和你建立连接。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提到: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

  

  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希望得到关注和照顾。此时哪怕一个笑容,哪怕一个简简单单的手势,都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注。

  

  孩子伤心了,给一个拥抱;孩子成功完成了一个小挑战,笑一笑点个赞,他们立刻可以感觉到你的关注。

  

  良好的沟通,从看见孩子开始。

  

  

  

  父母统一观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上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需要父母具有一致性,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近日,多多因为钢琴荣获一等奖登上热搜。

  

  获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努力的付出。

  

  多多每天都需要练琴,但是有一次精力特别不集中,练习的一塌糊涂。

  

  孙莉看到这一幕很生气,板着脸说:学钢琴必须勤学苦练,今天你把这个曲子必须练好。

  

  多多委屈地看向爸爸,用眼神像爸爸求助。

  

  而爸爸“咻”的一下,跑到沙发上去看电视了。

  

  后来多多埋怨他:爸爸,你为啥不来救我啊!爸爸搂着多多,说:多多啊!妈妈没做错,我和你一样要听妈妈的哦!

  

  当教育孩子时,夫妻应该统一战线。如果另一方站出来唱反调,会很不利于家长的权威建立。

  

  有一次,和朋友一家一起聚餐,在餐桌上孩子开始挑食。

  

  妈妈对他说:宝贝,挑食可不是个好习惯啊!孩子立马求助似的看向爸爸。

  

  这位爸爸手里那这手机,头也不抬的说:不想吃就不吃了吧!

  

  孩子特别开心的放下碗就跑。

  

  妈妈特别生气,指责爸爸:孩子怎么能挑食啊!别玩手机了,都是你把孩子惯坏啦!

  

  爸爸也很生气,把手机一放说:说我惯坏的?平常你都给她买些啥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次好好的聚会,就这样不欢而散。

  

  教育孩子,力量只能合,决不能分。

  

  在孩子面前,爸爸妈妈如果呈现出观点不统一,孩子就会选择倾于自己的断电,或者两方都不听。

  

  父母的一致,不仅仅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原则和规则,而且可以感觉的父母之间的恩爱。

  

  要想孩子听你的建议,那么一定要和另一半建立统一战线。

  

  

  

  不吼不叫也能管好孩子

  

  家长们希望孩子听话的时候,会怎么说呢?可能会有这样的场景吧:

  

  指着孩子喊道:

  

  你必须……,赶紧去……!

  

  邻居每天为孩子犯愁,她和孩子立了规矩,晚上要少玩手机早睡觉,然而孩子每天都会向规矩发起挑战。

  

  当孩子没有按要求去做的时候,张姐就会大发雷霆,冲着儿子大声喝道:给你说过多少遍啦!晚上8点之后不能玩手机,你看看都几点啦!

  

  但儿子会很淡然得回答:哦,知道了!然后嘭的把们关上。张姐就像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有一次,时间已经很晚了,她看到儿子还躲在被窝里偷偷玩手机。

  

  于是她坐到孩子的身边,说:儿子,我看到你在玩手机,玩得很入迷。我还注意到,现在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早点睡觉,你明天才会有精力好好享受新的一天。

  

  说完,她就走开了。没想到,一会儿儿子去洗刷上床睡觉了。

  

  当妈妈只关注孩子的行为并不批判时候,孩子感觉到妈妈对他的尊重。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里提到: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行”。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与大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尊重与信任。

  

  对于行为过程地关注,能够帮助孩子重新回忆整个行为过程,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被看到。有助于孩子做出自己地判断,此时再引入家长的观点、道理孩子便更容易接受。

  

  道理是说出来的,不是吼出来的。

  

  亲子沟通,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其中的所谓的“套路”,并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温情的一步步推进的过程。

  

  看见孩子,是对孩子的爱的传递;父母的统一,其实是夫妻之间爱的体现;关注事实的描述,引出观点是对自己的尊重。

  

  每一次的亲子沟通,都是一次爱的传递。

点击此处文本,获得价值298元免费外教体验课和海量英语资料。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