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法律很重要,每个人应该都有法律意识,但是让孩子从小“充分地学习法律”,对于社会有可能弊大于利。
中小学生是有法律课程的,这部分的法律知识涵盖在《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之中。在这本书里面就会讲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这样的教材,我们会发现,其实教育的内容还是比较含糊的。这样的含糊其辞是有目的的,并不是因为工作的疏忽。
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未满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基本上不用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虽然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12岁至14岁范围内严重违法的未成年人,承担一部分的法律责任。但是,从实施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看到任何具体执行的案例。
因此,未成年人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如果过于充分,相反有可能会让一部分品行不良的未成年人敢于犯罪。早在互联网不怎么发达的10多年前,青少年经常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就是“要不要在18岁之前趁不用判死刑杀个人”。
这样的话题在我们成年人的耳中听哪个英语在线一对一好起来非常的恐怖,但是在那个年代,青少年却经常讨论这样的话题。杀人需要坐牢,对于青少年还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因此真的拿起屠刀对别人动手的人还是少数。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青少年可以非常轻易地搜索到关于犯罪的常识。你会惊恐地发现未成年人经常会去搜索“18岁以下杀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14岁以下的人杀人是不是要坐牢”、“14岁以下的犯罪是否承担责任”?以前的孩子在讨论中道听途说,现在在互联网参观博物馆英语上有专家进行解答。
在这样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之下,一部分携带犯罪基因的不良青少年就变得有恃无恐。有人趁着14岁之前杀个人,有人肆无忌惮地对同学进行校园霸凌行为。这不仅让未成年人感到恐惧,也让一部分成年人感到害怕。成年人被未成年人不法侵好的雅思辅导机构害的新闻也经常能够在网上看到。
因此,我们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的时候,应当对教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阉割
,这样的阉割式的法治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防止不必要的未成年人犯罪。
比如我们在讲刑法的时候,我们介绍的内容实际上是成年人在犯罪的时候应当承担的责任,却不会在课本中讲,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这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犯罪。
普通民众,在合理范围内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的治安以及个人权益的保护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全民都非常的懂法,导致想犯罪的人也非常懂法,那么反而会助长一部分有犯罪倾向的人“科学犯罪”。这样反而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的可怕。所以,法制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自然而然就不会成为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