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深夜自首,父母的语言真能决定孩子的成败

  • A+
所属分类:外教英语培训

  

  聪明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情绪、冒险时,比起呵责,会先去这样做......

  

  

  

  近日某夜,安徽铜陵一位11岁的男孩背着一书包游戏卡片到派出所自首。

  

  民警赶紧了解情况。结果,只是因为孩子爱玩卡片游戏,节省下零花钱买了500张游戏卡。

  

  被老母亲发现后,这位妈妈竟然恐吓孩子:买卡片违法,要他到派出所自首。

  

  结果孩子吓得就深夜背包跑到警察局自首。

  

  当妈的为了让孩子戒掉游戏,可谓奇招百出。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这样,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

  

  这样恐吓孩子的招数,似乎屡试不爽,总能让有些熊的孩子们乖乖听话。

  

  但是在这乖乖听话的背后,孩子受到了伤害却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孩子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孩子们往往通过家长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进行情绪认知,不知道我们只是想吓吓他。

  

  对于我们的离开他们会当真,对于警察叔叔的可怕他们也会当真。

  

  恐吓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经常受恐吓的孩子大多安全感缺失。

  

  

  你的恐吓到底有多可怕

  

  去年暑假有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浙江宁波一个女童,想妈妈了,就独自出门了,结果迷路在外。

  

  民警及时发现赶来,却遭到孩子的强烈抵触。

  

  孩子是又哭又闹,躲在路人的身后,撕心裂肺地喊着“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安抚下来后,联系上小女孩的父母,才知道,这对父母警察用“不听话就要被警察叔叔抓走”来恐吓孩子,以至于孩子看到警察就害怕。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忍不住替这个小女孩担心,要是她路上遇到了坏人,被坏人带走的路上就算碰到警察,她这么害怕,是不是也会不敢求助呢?

  

  还有“不听话医生就给你打针”诸如此类的话语,吓得不少孩子到医院就大哭大闹,甚至成年后讳疾忌医。

  

  有意无意上演的 “恐吓”,妖魔了正常的职业,造成了孩子对社会天然的不信任,更可能让孩子惊恐致死。

  

  心理学史上有一个特别残忍的实验,它让一个本可健康成长的孩童在6岁时就不幸离开了世界。

  

  1920年的冬天,心理学家约翰·华生用每天1美元的报酬从一个9个月大的宝宝妈手里获得了对他的实验权。

  

  实验开始之前,他们让宝宝触摸毛茸茸的小动物和棉絮等一些有毛的小东西,这时的宝宝表现出了这个年龄该有的好奇,别说恐惧,用爱不释手来形容宝宝对毛茸茸的小东西的喜爱也不过分。

  

  但到他11个月大的时候,伴随他一生的噩梦开始了。

  

  当他抚摸小白鼠时,研究人员突然敲打铁棒,制造出了巨响,孩子当即被吓哭。

  

  之后每次他抚摸小白鼠时,就能听到可怕的巨响,好几次宝宝甚至由于过度惊吓而哭到近乎昏迷。

  

  后来这个孩子只要一见到白鼠就恐惧尖叫。

  

  再发展到后面,实验人员发现孩子对类似的东西也产生了恐惧,比如毛茸茸的兔子、狗狗、毛皮大衣,甚至是长着胡须的圣诞老人。

  

  在与惊恐相伴的五年里,他饱受折磨,最终不幸逝世。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有的“恐吓”教育,都是伪教育,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因恐惧而毁了一生,就停止你的恐吓吧。

  

  

  不恐吓,让家庭成为温暖的港湾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说过:

  

  “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由于我们自己所受的教养,是为了有所收获才采取行动,所以,我们不知道有一种不含有获取利益之欲望的行动。正确的教育,鼓励孩子对他人尊重体谅,而无需任何的诱饵和威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呢?

  

  01 提前商量好规则,用提醒警示危险。

  

  去年暑期,侄女高三毕业,想去打暑假工,我不很赞同,觉得侄女没吃过什么苦,肯定也做不好。再说,外面有很多危险,一个涉事未深的女孩出去肯定不安全。

  

  我酝酿了一下感情,正准备说呢,没想到,姐姐先开口了。

  

  “好啊,不过我们要约法三章:

  

  第一条,工作地点要离我近。

  

  第二条,晚上七点前必须回家。

  

  第三条,随时保持电话沟通,不能玩失踪。

  

  怎么样?能答应吗?”

  

  一听妈妈答应让出去,侄女高兴地直点头,爽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要求。

  

  姐姐说,“她平时锻炼少,现在锻炼锻炼也好。只要能够保证她的安全,也应该让她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是啊,我们不能因为吃饭可能噎着就不吃饭,出门可能发生意外就不出门。

  

  当孩子们想去面对可能的危险时,不要一味地制止,甚至过分地渲染危险,不妨和孩子提前约法三章,阐明利弊。

  

  02 建立起奖惩机制,取代一味的恐吓。

  

  中国狼爸萧百佑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谈起教育心得,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会用“我不要你”,这种显然不会兑现还容易让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话语来纠正孩子的错误,他和孩子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约定:

  

  不允许看电视,除了新闻;

  

  不许随便喝可乐;

  

  不允许随便打开冰箱门;

  

  不能开空调。

  

  ……

  

  一旦触犯规定,就要按照约定进行惩罚。

  

  所以对待孩子们玩手机、撒泼打滚的无理取闹,倘若屡教不改,比起恐吓,不如选择和孩子说清楚错误,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03 用共情取代呵责,给孩子接纳时间。

  

  去年,《不可思议的妈妈》在全网热映,妈妈胡可的共情教育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胡可的儿子小鱼儿要求妈妈现在、立刻、马上把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在被胡可驳回请求后,小鱼儿马上就要发脾气。

  

  看着发脾气的儿子,胡可却柔情不失坚定地说:

  

  “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当小鱼儿因无法带走心爱的玩具而崩溃大哭时,胡可说:“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是这是规则……”

  

  在整个节目当中,面对小鱼儿的所有情绪,胡可总会送上“我知道”和“规则”这两个词。

  

  “我知道”三个字,意味着接纳和共情。

  

  “规则”意味着必须遵守,意味着不可抗力。

  

  面对孩子们的错误,孩子们的情绪,好的父母不是在此刻一味地呵责他,而是第一时间无条件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再搬出规则来讲道理。

  

  给孩子一个缓冲、思考的时间。

  

  当孩子们意识到接纳和尊重时,往往更容易接受反对的声音。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聪明的父母,会和孩子提前约法三章,当面对孩子的错误、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冒险时,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看法的接纳,再告诉他不同的声音。

  

  比起呵责,摆事实和讲感情,才是教育最好的模样。

点击此处文本,获得价值298元免费外教体验课和海量英语资料。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