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再次强调,规范社会竞赛项目的管理,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发布会当天,教育部考试中心宣布与英国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割席”,不再承办MSE(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在释放KET、PET考试降温的信号,是近期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校内校外双减负的组合拳之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敏感的神经再被挑起。
KET、PET受热捧
消息一出,不少小学生家长在微信群“炸了锅”。作为MSE(初
级至高级分别是KET、PET、FCE、CAE、CPE)中最受关注的两个考试,KET与PET证书近年来深受小学生家长追捧,同时在相关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下,不少家长坚信一张成绩优秀的KET或PET证书是小升初择校的必备“利器”。
考位难求,有家长不惜带孩子跨省考试;机构宣传可高价锁定考位,致报名费溢价七八倍……家长的追捧“造就”了此类考试的高热度。现在没有了承办机构,那KET、PET还能考吗?此类竞赛是否会被喊停?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KET、PET考试的后续安排需要由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确定。而后者的回应是,今年会安排考试,具体信息将陆续发布。“考试还是会有的,只是换个承办方而已。”一名剑桥英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家长升学焦虑助推
虽然有了剑桥英语方面的肯定答复,机构也试图给家长吃下“定心丸”,但有些家长的教育焦虑却一发不可收拾,“就算考试能正常进行,但没有教育部门的合作,导致此类证书的含金量下降、认可度降低,那怎么办?”“是否需要靠更有含金量的英语竞赛项目作为孩子的入学筹码?”
“学习KET课程本身对孩子的英语水平就是一种训练和提高,但如果不能考试,拿不到证书,或者证书的认可度没那么高,意义还是大打折扣。”一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表示,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各类竞赛证书,自己家孩子没有,或者所获证书含金量不高,小升初的筹码就逊色太多。
摸准了家长的心理,相关培训机构也适时推出了解决方案。北京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郑女士发现,已经有培训机构开始在家长群里推荐“小托福”等其他英语竞赛项目。为了小升初择校更有竞争力,郑女士的女儿已经通过了KET、PET考试,并参加了作文、编程等竞赛。“为什么很多家长都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其实背后还是受到教育焦虑的驱使。”郑女士坦言,自己也不想给孩子增加太多额外的学习负担,但还是因为焦虑,让女儿参加各种学科类竞赛,以期能让她的小升初简历更好看,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初中就读。
在报名各种
竞赛的过程中,郑女士也切身感受到“竞赛热”引发的乱象。“我咨询过一个小学生作文竞赛的培训课程,光培训费用就要4800元。报名费从初赛、省赛到国赛水涨船高,国赛达到1880元,并且只要参加就能拿名次,其实跟花钱买证书没什么区别。”对此,郑女士期待教育部门对有关竞赛项目的管理举措能够尽快落实到位。
让竞赛回归兴趣
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现有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一律按管理权限进行重新核准,未经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组织开展活动。不过,在实践中,仍不可避免某些竞赛和培训被炒作成为家长追捧的“香饽饽”,某些赛事在短暂沉寂后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如何能避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真正实现竞赛降温?
“关键之一在于规范学校招生,严格落实就近入学、电脑摇号录取政策,不让任何竞赛成绩和证书派上用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表示,虽然从去年起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摇号录取政策,但有些学校仍存在“点招”“占坑”等问题,让家长觉得存在运作空间。其次,熊丙奇认为,家长还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兴趣培养,不要为了升学,功利地打造其特长,而要从孩子健康成长、成才角度,培养孩子的兴趣。
“从严治理竞赛、考证、考级,既要针对竞赛组织本身,如实行竞赛白名单制度、严格控制竞赛数量、打击违规组织竞赛。更需要对相关需求进行治理,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竞赛、考证、考级摆脱功利,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的作用。”熊丙奇表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