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流利说」们谈虚夸的AI教育 取代老师闹剧和收场法则

  • A+
所属分类:成人英语问答

如果由机器人充当你记忆中的恩师形象会是什么样子?

近年来,教育行业似乎已经把AI能够结合的领域都已经跑了个遍。各类教育机构似乎都看准了AI这块“香馍馍”,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发自己的AI教育产品。

从语言类口语考试、自适应学习、到虚拟学习助手,再到AI教师、AI评阅机器人,教育机构蜂拥而至的吃相,实则没那么光鲜。

比如英语流利说不断推出“元音达人”和“怪兽学院”以及当下喊出的所谓“AI教师”,新东方先后推出口语智能写作平台、智能学习产品Realskill,而刚刚宣布赴港上市的沪江也宣称从2016年开始大举投入人工智能教育。

然而,各大教育机构纷纷入局之后,传说中的“AI颠覆教育时代”并没有来,随之而来的更多是大面积的收割“AI教育韭菜”,这也无疑成了教育行业有史以来最贵的一次“AI尝试”。

AI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而用户对此的接受度却越来越小,两者背道而驰的发展背后,究其原因在于只谈AI不谈教育,这就是耍流氓。

资本入驻后,AI教育的“因噎废食”的众生相

“市场很热”,这是每一个AI+教育的机构对现在AI教育市场的总体评估。

《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8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有156起;和去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增长66%,融资案例增加68%。

同时,基本上所有的教育企业都纷纷为自己贴上AI的标签。

比如英语流利说获C轮近亿美元投资,由CMC 华人文化、双湖资本领投,宣称要实现所谓的“AI定制教师”;盒子鱼C轮融资的同时也发布了“智能纸质练习册”;慧科集团D轮融资宣布要制作AI综合教育解决方案。

但是,表面热闹的“AI教育”市场却“虚火严重”。从融投资领域来看,我国的
从「英语流利说」们谈虚夸的AI教育 取代老师闹剧和收场法则插图
“AI+教育”运作仍然处于整个人工智能融投资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为初创公司,多在B轮以前,根据亿欧智库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其比率高达80%。

显然,相对较弱的产业体量很难支撑起高速度的AI发展进度。另一方面,按照央视财经提供的调查数据,截至2016年底,国内在线教育相关企业累计达到400多家(多数贴着AI标签),其中70%的企业面临亏损,10%的公司基本持平,能够盈利的仅占5%,还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

而其难看的吃相,似乎已经不是一日之痛。媒体曝光的哒哒英语,“其收费标准为一年20680元,两年36888元,三年53598元,用户一次性缴纳数万元学费,可以覆盖随后一年到三年的学习。”

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后期因资金链紧张而跑路的风险。而类似于环球拓业刚上新三板就被质疑倒闭老板跑路,更是将AI作为圈钱的挡箭牌,出现大规模收费后直接跑路的恶劣行径。

“父爱思维”的AI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卫哲曾说:“90%以上的公司都是‘伪’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的‘AI+’也有很大的水分“。

桃李资本合伙人姚玉飞批评的更直接,他认为现在市面上的“AI+教育”很多并不是真的“AI+教育”:目前“AI+教育”产品多不成熟,但一些公司,产品只要有涉及一些类似于测评或者识别的功能,就直接号称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如今,AI教育市场已经逐渐进入红海期,在乱象丛生的市场中,笔者认为,“父爱思维”下的AI教育,其问题依然不可小觑。

▌1 :用“父爱思维”浇灌AI教育

当下的AI教育产品,似乎已经习惯了用技术和个人思想来定义“AI教育”,其总认为技术加持下的教育业只会飞速发展,而往往忽略了人们所关注的产品本身。

总的来说,现在的AI教育瓶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人工智障”阶段,完全难以达到宣传效果;一类是产品的数据存在着基础量级问题,即根本无法提供有效数据;第三类是很多机构不能在现有基础上产出高质量内容。

而优质内容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质化现象,虽然打着人工智
从「英语流利说」们谈虚夸的AI教育 取代老师闹剧和收场法则插图(1)
能应用的教育理念的产品种类繁多,但是真正本质上的内容迭代未必有那么快。

比如,在数据方面,2014年英语流利说先后推出了“元音达人”和“怪兽学院”两款APP,但当投入市场后,其表现却不能尽如人意。

其本想通过游戏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却因为基础数据量不够无法达到很好的使用体验,且用户在APP的留存率数据不佳,这两款软件随即被市场所淘汰。

显然,英语流利说这两款产品的失败就是典型“父爱思维”浇灌的结果。其后,英语流利说又毫不顾忌的开拓小语种领域的市场,都因拙劣的市场表现而草草收场。

▌2 :英语流利说,付费模式并不“流利”

搭载着AI的大船,许多线上教育企业开始走向了“知识付费”的道路。

知识付费本身模式无罪,但是将知识付费变成了产品营销却无功。尽管在产品设计上已经较在线教育更加自由,但用户使用知识付费产品仍然要花费相当的精力。

对于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用户的行为较为单一(阅读或偶尔评论)、互动性差,这些都制约了知识付费平台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

比如英语流利说推出的懂你阅读返现课程,知识付费的模式发展更走向畸形。以996元返现课程为例,其返现模式就让许多用户吐槽。课程梯度不均、提前完成课程无法提前返现、返现渠道不畅等等都成为其为人诟病之处。

同样,对于其配套推出的付费课程线上督促学习班更是成为了其付费课程的“营销渠道”,每日的鸡汤和续费课程推荐成为了其“督促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每个学员的学习进度并没有成为其监督工作的偏重点。

当然,在商言商,以阅读返现、AI教师等形式进行知识变现并没有错
从「英语流利说」们谈虚夸的AI教育 取代老师闹剧和收场法则插图(2)
,但是配套措施不优化,噱头大于产品应用本身,丧失的只会是用户的粘性。

▌3 :“老师非人类”,只是噱头罢了

纵观当前的传统教育形式,AI确实展现了其无所不在的攻势:老师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正从繁重的批改作业和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

学生也直接得益于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通过智能跟读纠正、改进自己的语言发音,获得音素感知;

通过收集学生作业、课堂行为、考试等数据,人工智能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路径驱动教育个性化;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协助老师为学生在线答疑解惑等等。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之于自己除了传授知识,更是人生向导。因此教师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毕竟,恩师的板书和神态言行,是影响每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记忆。

而一些品牌开始将“老师非人类”作为营销宣传点。比如,英语流利说推出“人工智能专属老师”,以“我的老师非人类”作为噱头,这也是英语流利说C轮融资后的一个新的尝试。

英语流利说推出的所谓“非人类老师”

但其实,AI教师目前依然只能完成程式上的问题解决。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减人类教师工作量,但是其在语义理解、现场互动、情感交互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壁垒。

比如所谓的AI个性化,学生千人千面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模式,仅用少量的用户数据是无法支撑起中国近亿的英语学习者,而多轮复杂语言对话,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出现,想要“专属于你”,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想要真正做到AI教师的个性化,这需要“感同身受”。在感同深受方面,心理学上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实验。

以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为例,小猴子在与母亲长时间分开后,产生依赖感最强的是“布料妈妈”而非提供饮食的“铁丝妈妈”。

同样,对于猴子而言,其除了需要生活必要的补给,更需要能够给予陪伴和情感的“人”。

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有很多无形的影响力是只有人类教师才能提供的,比如老师的生活态度、正能量、外表和性格等等。这一切,机器人教师都做不到。

谈AI,本质应该是谈教育


从「英语流利说」们谈虚夸的AI教育 取代老师闹剧和收场法则插图(3)
于AI教育,诸如英语流利说等很多企业都跑错了道。过分关注技术本身无疑不是当下AI教育的“要害之处”。

教学,其实是不同任务的整合,这些任务的某些方面可以由AI来完成,但是还有更多的方面只能由人类教师来做。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