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每一位爸爸妈妈和宝宝每天都很忙,尤其是上了学的孩子。如果在每天作业+兴趣班的重重围击中还能坚持亲子阅读,那是非常宝贵而有价值的亲子时光。但是在亲子共读中,有些妈妈反映说,只是读一读,总感觉缺点什么,怎样才能和孩子读透一本书呢?
如果你也有此疑问,不妨来看看美国教育专家Mr. Milby的建议。在Scholastic的专栏中,他建议家长们在亲子阅读中学会提问,具体来说,就是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进行以下七个提问。下面我就把七个问题列出来,同时加上我的实践经验作为例子,帮助各位爸爸妈妈们更好地理解。
阅读前
01.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in this story?
在开始读书前,在给孩子展示绘本的封面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抛出来问一问孩子。这样问的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孩子从封面的书名和插画中寻找线索从而进行合理的推论。当孩子带着自己的思考时,他就急于想从阅读中进行自我验证,想要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阅读了。
比如下面这本绘本,That's (not) mine.
在看到这两个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一把椅子上时,作为俩娃妈妈,我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觉得太真实太好玩了。我拿着封面问俩娃:There are two fuzzy creatures sitting in one chair.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in this story?
快七岁的大娃会通过书名进行推论,但是书名里有一个小括号,那到底是That's mine? 还是That's (not) mine? 他就有些疑惑。
三岁多的妹妹就很喜欢观察封面上任务的表情:“They are mad.”观察到位, 我立刻补充一句:“Yes, they're mad at each other.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in this story?”
在这里,妈妈可以耐心等等孩子的回答,孩子回答中文或英文都可以,如果孩子没有回答,妈妈也不用非逼着孩子说,妈妈可以自己回答,给孩子做个示范,孩子通过你的示范,就知道要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了。
阅读中
02.What word do you think should come next?
这个问题适合有启蒙基础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妈妈把某一个单词给盖住,问孩子这个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句法技能,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这一句话来思考这个被盖住的词是什么样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和前面某个词押韵的词?他会根据自己的思考从自己的语言词汇储备中挑出一个合适的词汇。同时,对于孩子的观察力也是很好的训练,因为他需要通过书中的插画给出的线索进行思考。
如果觉得在初次读书时,问这个问题对孩子有难度,那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把这个问题放在多次反复阅读时,再来问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孩子对绘本有了了解,在熟悉的内容中更愿意进行大胆的尝试。
03.What was that character's name again?
这个问题是问书中中出现的人物叫什么名字?这是一个关于细节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问孩子这个问题,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训练他的记忆能力。
比如我家快七岁的老大现在在读My weird school,里面有很多人物,学生:A.J., Ryan, Andrea Young等,老师:Miss Daisy, Mrs. Roopy, Ms. Hannah等,校长:Mr. Klutz. 在读的时候,有时人物容易混淆,问问这个问题就能清晰很多。
在一些科普性书籍中,比如廖单中的绘本Dinosaur Encore,里面出现了很多的恐龙名称,说实话咱们大人可能读到后面前面的就忘了,这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回想一下,说不定孩子会用他强大的记忆力来帮助你呢,哈哈,当然也可以翻回去回顾一下。
04.Which words do you think best describe this character?
这个问题是问孩子:你认为哪些词可以描绘出书中人物的特征。
听起来好像这个问题很有难度,是不是?可能有妈妈会担心孩子词汇量不足,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没关系,其实用中文回答也可以啊。并且有些绘本天然就非常适合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廖单中Is your mama a Llama?这本书就非常适合这个问题。
这本书用儿童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了bat, swan, cow, seal, kangaroo, llama这些动物的特征,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这本绘本来学习描述性的词汇语句,学习如何描述动物的特征。
类似的绘本还有,peek-a-boo zoo, peek-a-boo farm等
采用了猜谜的方式来描述特征,孩子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猜测出是什么动物,同时学习描述性的词汇语言。
05.Does anything in this book seem familiar to you?
这是一个联系自己生活的问题:Can you mak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at's happening in this book and something in your own life? 孩子通过这个问题,能主动思考书中内容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比如绘本I'm a bunny
孩子会在阅读中注意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与自己所处的季节的联系,让孩子说说现在咱们是什么季节啊?你喜欢哪个季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妈妈甚至还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的变化等等。
阅读后
06.How might this story be different if it was told from another character's point of view?
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高度,能把孩子的思维提升一个维度:从另一位人物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会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读一个故事,就是从一个视角来读,但是如果换一个视角呢?会有什么不同吗?
比如David goes to school这本,读过以后,你会发现全文都是老师的口气。
但是孩子读着读着,尤其是小男孩,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嚼口香糖、不举手、涂满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等等这些淘气行为,真是写进了孩子们的心窝里。所以这本书孩子接受度很高。
这时,如果你抛出这个问题,从David的角度来讲今天这一天在学校里的故事,你觉得会有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假设你就是David,你来给妈妈讲讲这个故事吧。这时,你就静静等待孩子给你惊喜吧,不论他是中文讲还是英文讲,都是对口头语言表达的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07.Can you make up a different ending to this story?
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你能想一个不同的结局吗?但是这种“想”不是天马行空的想,妈妈可以提醒孩子需要根据原有故事的起因、发展等一系列发展过程来思考,根据故事中的冲突,思考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这能培养孩子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引导了孩子关注事件本身的逻辑,能帮助孩子尊重逻辑捋顺逻辑。
比如Llama Llama red pajama一书,故事的起因是妈妈和llama llama互道晚安后,小llama llama就睡下了,妈妈下楼做家务。故事的发展是Llama Llama睡不着想让妈妈来陪她,故事冲突是妈妈在接电话,Llama Llama想立刻就让妈妈来陪她。
如果妈妈的电话一直打不完,或者妈妈真的离开的家,你能想一想这个故事还能怎么发展下去吗?妈妈引导孩子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对于孩子有难度,妈妈可以启发孩子:Llama Llama会不会下楼去找妈妈?如果下楼后发现妈妈还在打电话,Llama Llama会做什么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总结
以上这七个问题,有细节性问题,也有开放性问题,妈妈了解了以后,可以根据不同绘本的特点来变换地采用不同的问题。所以不必一本绘本把七个问题都问一遍,也不必一定在第一次读某本绘本时就问个不停。妈妈心中有数,再根据绘本和孩子的情况,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请一个好的外教老师来指导,这种方法是最直接且有效的,让孩子从小跟外教学习纯正的英语知识及口语,家长和外教老师“双管齐下”,这样孩子的英语学习何愁学不好。顺便也分享一个大家都想要的阿卡索外教一对一免费试听课:https://www.acadsoc.com.cn/lps/children/children.htm(免费课程)。
我手工自制了一个海报,虽然比较粗糙,但是在亲子阅读时,我都会扫一眼这些问题,给了我很好的提示,使我能在恰当的时机把某些问题引出来,以便和孩子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关于英文亲子阅读我还想再强调一下,不要强迫孩子一定用英语回答。你可以用英文去问问题,也可以用中文去解释你的问题,孩子有了语言准备自然会用英文回答你,如果用中文回答,完全没有问题。语言只是媒介,观察力、推断力、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