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点击上方“关注”,和我一起,说出故事。
最近新闻,有人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中小学不要再把英语作为主科来学习考试。……现在的翻译机在日常生活领域已经能提供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学那么多英语没必要了。应该把英语从高考取消,并且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外语考试。”
学不学英语,先要问问公不公平。
因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等客观情况,可以想象,一旦英语不再是中小学的主科、不再是高考必考,那不少地方的孩子,真有可能失去打好英语基础的机会,
失去未来的竞争力。随之而来的分层、固化问题不容小觑。
即使抛开英语从主科拿掉对穷人家孩子的降维打击,中小学生就不需要学习英语了吗?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小问题: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学英语有必要吗?有了翻译机还要学英语吗?
问题1: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学英语有必要吗?
答案:首先问题就是错的。
如果认为语言是个工具,都是人嘛,用哪个工具都一样。这种认知就是错误的。
简单来说,语言是全世界所有已知信息的
总和。
如果认为语言是工具,那么想必是以为这个工具之外还存在其他已知信息?
普通人能够掌握5%的母语,已经是相当罕见了。另外那95%的广阔世界,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了解,仅此而已。
比如,一个中国人,可能会误以为自己能听懂“所有的中文”,其实,这是个可爱的误解。
近期有个新闻,说是韩国人在店铺里面悬挂了一幅字,写的是“回光返照”,引得许多人对其嗤之以鼻,大加讥讽。
其实,这个韩国店主的用法是正确的,“回光返照”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个濒死之人的形象。
而在中文这巨大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
作为实际意义上唯一的世界语,英语包含的信息极其广泛。包括英语在内的字母语言涵盖的信息和中文世界有重叠,也有差异。
最有价值的恰恰是这些差异之处,鼓吹放弃学习英语,放弃的正是这些差异之处所蕴含的价值观、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描述信息的细腻、理解事物的维度、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放弃了其中蕴含的知识。
问题2:有了翻译机还要学英语吗?
如果对中英两种语言有足够的理解,并且认真做过翻译,就会知道这个概念多么无知。
中英如此巨大的差异,在语料库穷尽所有语言之前,完全无法想象人工智能妥善处理双语。
人工智能的“智”来自人类,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智力”上限,有可能超过人类个体,但超不出全体人类智力的上限。能力再强的翻译,也会每天遇到各种很难妥善处理的翻译现象。
普通人可能以为:别人说什么翻译就说什么不就完了。殊不知,正是语言包括了所有的知识,
翻译工作是一个极其耗费智力、脑力的工作。
如果认为有翻译机就可以了,可以去搜索一下孙杨在听证会上带去翻译的表现。
就连现场官员都感叹:“The translation was so bad"。
举例来说,就光一个“井蛙”,翻译就得考虑用frog还是toad,这个“井”用well还是mineshaft,需不需要便于理解加上“sees only a piece of sky”……
依某人所言,孙杨带个翻译机去参加听证会就OK了。
另外,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英语等级考试和翻译能力挂钩了?
所以,问题不在于中小学该不该开设英语课,而是怎样开才能更有效。英语不是有没有用,是有没有能力用。
漫山遍野的外语培训机构,为什么可以红红火火,不是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吗?
孩子,不学习英语,爱你的妈妈不会跟你商量,商量是不可能商量的,这辈子不可能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