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 最适合中国孩子的自然拼读指南和学习路线

  • A+
所属分类:外教英语培训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的是国际音标。

我是在研究生阶段研究二语习得时才发现有“自然拼读”这个“新事物”;而更加让我惊讶的是,我的留学生同学们表示:他们也是来了中国之后才发现有“国际音标”这个“新事物”。

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不学音标,这一点毋庸置疑。

很多非科班出身的博主认为学音标和学自拼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路径不同而已,这种说法违背了英语启蒙的初衷:之所以早早英语启蒙,就是为了让孩子以母语的方式习得英语,而自然拼读是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不学自然拼读,我们启蒙的意义何在?

音标的学习只能让孩子读出单词,但是不能帮助孩子阅读,就像拼音让我们知道汉字的读音,但是不能帮助我们认识汉字,一个道理。

过去三个月,我重新研读了二语习得理论,跟英国的同学和朋友们多次交流,并且实地观察我的两个孩子在自拼学习中的种种表现,总结出这篇最适合中国孩子的自然拼读习得路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重新认识自然拼读、因地制宜,并且借鉴规划自拼之路。

今天的文章比较长,分为三个部分:

目录

一、避坑指南:自然拼读的三大误区

二、路线指南:自然拼读学习及练习方法

三、资源指南:自然拼读学习的资源汇总

一、避坑指南:自然拼读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短时间就能学会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又叫Phonics,顾名思义就是自然而然就能拼读出来,也就是国内培训机构经常说的:听音能写,见词能读。

但实际上,英语国家的孩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一直到小学三年级,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都要不停学习、练习并且强化自然拼读。

所谓的短时间就能学会,也只是在短时间内学习自拼的一些规则。规则的学习向来枯燥,很多孩子因此对英语失去兴趣,而且学习效果也堪忧,不少孩子是“听音能读,见词能写”了,但是也就停留在此,未能深入体会阅读的乐趣。

误区二:自然拼读一定要首先学会26个字母

我们一定要清楚,学自然拼读主要学的是Letter Sound,而不是Letter Name。

Letter Name是字母的名字,唯一且确定;

Letter Sound是指字母的发音,在不同单词环境下变化很多。

一位剑桥大学毕业的朋友告诉我:对于英国的孩子来说,Letter name只需要用一首字母歌就可以学会了,反而是Letter sound要花很长时间学习。

我们理解的单词是由字母组成,但是国外理解的单词是由音素组成的。

通过反复练习音素(Phonemes),找到音素和形素(Grapheme)的关系,逐渐掌握语言发展的重要能力。

因此,自然拼读最重要的基础是“辨音”,而不是26个字母。

还要再再再强调一点的就是:孩子学习自拼,从哪个字母开始都可以,不一定非要按照顺序来。

比如馒头花卷,最早感兴趣的是S音,我们就从S开始,然后到b, p, h, t, d等等,其实孩子们感兴趣的也是最常用、出现频率最多的,学会了这些拼读,孩子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大有长进,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孩子们选择的顺序来。

误区三:自然拼读可以零基础开始

自然拼读蕴涵着很多发音规则,如果把这些规则当过国际音标灌输给孩子们,是可以零基础开始,但是这样做意义不大,因为掌握了规则不等于可以自主阅读。

反而是大量听辨之后,孩子们再看单词时,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字母或者字母组合在这个单词中这样发音了。

建议家长们不要着急,先积累听力词汇,等孩子有明显拼读意愿时再开始自拼训练,顺势而为。

二、路线指南:自然拼读学习及练习方法

看到这里,相信家长们对于自然拼读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还是懵懵懂懂,可以看一下安妮鲜花的书,书中用很多篇幅描写了我们所认为的英语学习方式和加拿大孩子实际的英语习得方式之间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给作者带来的认知冲击。

接下来这份路线指南,供大家参考借鉴,因材施教。

指南一: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一:

英文由26个字母,44个因素(英式英语),约250个字母组。

在英语国家,孩子们重点学习音素,和代表声音的字母或者字母组。

基本概念二:

大部分情况下,相同的字母组代表相同的发音:

比如:

bee, see, deep, feel

hat, sat, tat

不同的字母组也可以代表相同的发音:

比如:

sun, ice, mouse, city, dress

bird, hurt

day, they, eight

一个字母组也可以代表不同的发音:

比如:

book, food

cat, city

happy, snake

owl, bowl

指南二:练习方式

练习方式一:学会提问

家长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先学会提问题,我帮大家总结了七个万能提问方式,大家学会就可以实操啦:

How does this letter sound? say it out loud (这个字母怎么发音,大声说出来!)

What sound does this word begin with? (这个单词的第一个音是什么?)

What sound does this word end with? (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音是什么?)

What is “f/s/a/i….”sound in this word? (“f/s/a/i….”在这个单词里怎么读?)

What words rhyme with this? (哪些词和这个单词押韵?)

What other sound does this letter have? (这个字母还有什么读音?)

What other letters share the same sound with this? (还有哪些字母/字母组和这个字母/字母组发音一样?)

练习方式二:自创小游戏,让自拼少些枯燥

关注翻译官妈妈的大多数读者都是身处国内,没办法像海外博主的孩子一开始就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投入多一些。

我跟大家分享两个小游戏,让孩子在中文环境下学习自拼也能少些枯燥,多些乐趣。

游戏一:我说一个字母音,孩子们把以这个字母音开头/结尾的单词说出来

比如孩子们最早感兴趣的这六个音:b\c\d\f\h\s

我说What word begin
英语学习 最适合中国孩子的自然拼读指南和学习路线插图
s with b?

孩子们就开始比赛说单词

我说what word ends with d?

这个问题稍微难一点,但是孩子们兴趣依旧很高。

家里有个大白板,每次做完游戏,我们都会在白板前复盘、复习一遍。

游戏二:押韵

馒头花卷的前三年大量听读绘本,此时派上了用场,押韵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了。

比如:

goat in the boat

bear combing the hair

bee drinking the tea

frog walking the dog

fox wearing the socks

每次我们一玩这个游戏,孩子们都会天马行空讲得不亦乐乎。

其实这就是自拼意识的启蒙,很多绘本也许孩子们年纪尚小听不懂,但是朗朗上口的语音已经为孩子买下了自拼的种子,等着后起发力。

三、资源指南:自然拼读学习的资源汇总

这么长时间陪伴孩子们自拼以来,我的感受是:

资源不在多,在于精;

用好资源,完全可以在家学习自拼。

馒头花卷学习自拼的过程中,我也踩过不少坑,我把必备的资源总结分享给大家:

01 动画片《Alpha Block字母精灵》

这部动画片就是英语国家孩子学习Letter sound的方式,认识不同单词中的字母发音。

自然拼读多少有些枯燥,但是这部动画片是我比较了众多之后推荐给大家的,兼具严肃性、权威性和趣味性。

适合年龄:建议三岁以上的孩子从这部动画片开始自拼启蒙。

观看地址:小小优趣。

02 自然拼读教材《美式幼儿园自拼教材》(全三册)

很多家长没有学习过自然拼读,靠自己的知识积累无法引导孩子,那么一套权威教材就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我给馒头花卷买了不少自拼教材,要么孩子看不下去,要么根本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就在我差点放弃,打算自己写一套自拼教材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一套《美式幼儿园自拼教材》(全三册),逐级递进,于无声处引导孩子。算得上是宝藏教材,推荐给大家。

适合年龄:建议3.5-4岁以上的孩子从这套教材开始。

03 大猫自然拼读读物

大猫权威教材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大猫分级阅读教材(多次返团,好评如潮),另外一条是专门用来学习自拼的大猫自拼读物。

馒头花卷开始自拼之后,我第一个选择的自拼读物就是大猫,自拼系列不仅与分级读物互相呼应,环环相扣,更是将自拼规则融入进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中:自拼原来这么好玩!

大猫一直我的心头好,这套权威教材将“从阅读中来,到阅读中去”的理念展现得漓淋尽致,相信大家也能从中获益良多。

适合年龄: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反复听读这套自拼读物。

04 莎琳自然拼读词卡+练习册

大名鼎鼎的莎琳大家应该都听过,除了高频词卡,这套自然拼读词卡和练习册也是我们一直在跟的经典系列。

之所以英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自拼的时间那么长,是因为要花很多时间练习,莎琳自拼词卡和练习册有五个单元,词卡帮助孩子们掌握830+的发音,练习册循序渐进,巩固学习过程。

适合年龄:3.5岁以上的孩子,随时随地练习。

公众号:翻译官妈妈(ID:fygmama)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